編輯部採訪
安娜(化名)的女兒蘇珊(化名)是一名出色的運動健兒,在隊中她是唯一就讀高中三年級的職員,預計明年領隊的位置必是她的囊中物。但不幸這卻引來其他隊友的嫉妒,甚至遭到曾是她好朋友的疏遠,更在網上發表針對她的惡意批評。蘇珊把這些網誌版上的惡言詆譭向老師報告,使那位同學得到責罰,結果她被欺凌的情況更趨嚴重,並且招惹其他隊友的指責,認為蘇珊摧毀了那位同學日後成為職員的機會。那位同學的母親更在球場上向蘇珊露出仇視的眼神。身為母親的安娜為了維護女兒,決定向校方投訴,但學校並沒有認真處理,反而勸安娜不應介懷。
隨後,蘇珊向男朋友提出分手,她的男朋友卻施行報復,在其他隊友面前惡言中傷蘇珊。蘇珊開始收到威嚇的留言,例如:「看我怎樣對付你。」;「你下地獄吧。」;「如果我在走廊上見到你,我必定打你。」等等。蘇珊甚至收到恐嚇的相片,相片中蘇珊被人用刀直插她的面頰。
蘇珊心中充滿恐懼,她告訴父親不想上學,因為流言傳遍了整個校園,她覺得每個人都憎恨她,對她指指點點。蘇珊開始變得沉默寡言,每天比賽回家後對母親的關切慰問,只敷衍應對。蘇珊因厭食而日漸消瘦,性格變得暴躁,常無緣無故地向父母發脾氣。她自我封閉,遠離朋友,對人和事都提不起興趣,常常躲在房間裡獨自哭泣。
安娜非常擔憂女兒的健康,於是帶她求診治療,把女兒受到的欺凌狀況告訴醫生,但女兒卻拒絕不想讓任何人知道實情。安娜建議女兒向學校的學生輔導求助,女兒表示反對,因為她上次投訴後,經常被安排調離英文課,嚴重影響她該科的成績,輔導甚至不恰當地安排她單獨與有關同學們會面,讓同學們自己解決衝突和糾紛,結果令女兒遭到更多的羞辱。安娜知悉後責問輔導不當的處理手法,輔導卻認為這是學校鼓勵同學自行平息糾紛的正常做法,也拒絕把安娜的投訴向校長或副校長彙報。最終,校方並沒有懲罰那些欺凌同學的行為。
後來安娜自己也收到威嚇的短訊:「你以為自己是誰?不要多管閒事,讓你的女兒和前度男友自己解決問題好了。」安娜發覺有些朋友�他們也是女兒同學的母親�也逐漸避開她,並抱怨她常提及女兒受欺凌的事情。因為別人的指責,蘇珊也惱怒父母過份干預,不願父母再牽涉其中。
由於校方拒絕協助,女兒又不斷被恐嚇訊息騷擾,於是安娜和丈夫決定報警。當警方看過恐嚇的短訊後,馬上採取行動向學生發出禁制令,「凍結」和制止欺凌的行為。那時安娜才醒悟應該一開始便立即報警求助。警員前往校園駐守,確保蘇珊的安全,使蘇珊能安心上課。漸漸地蘇珊回復以往的自信,並決定把事情經過直接向校長報告,投訴校方處理失當,校長對她的遭遇也表示震驚。
安娜藉著這次經驗忠告欺凌受害者的家長,最重要是與子女保持密切的溝通,課後常常關心他們的學校生活及學業情況,積極去了解他們是否適應學校環境及課外活動等,並將各項事情交託在禱告中,讓孩子們知道無論遇上任何事情,都可以放心地告訴父母。當遇上欺凌威脅時,應該馬上向學校報告,如果校方幫不上忙,便立即向警方求助。緊記切勿遲疑!通常受害者都害怕會為別人添麻煩,或擔心朋友不予信任,所以很多時候周邊的老師和朋友是毫不知情的。安娜認為在投訴欺凌行為時,必須呈交證據,例如電郵、網上圖片或短訊等,自己也該存留所有證據的一份副本。
在整個過程中,安娜夫婦也不知怎樣去引導女兒,為人父母者唯一的希望是盡快阻止欺凌行為。禱告帶給他們很大的安慰,他們尋求神的拯救,求神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神真的垂聽他們的禱告,因此不斷帶著子女為困境向神祈禱是十分重要的。
現時安娜眼見女兒已經走出去年遭欺凌的陰霾,思想漸漸變得成熟和條理分明,更懂得待人處事的技巧,和朋友約會時,也小心避免誇耀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女兒對神的信心不斷增長,自由的靈在禱告中得以釋放。最使安娜安慰的是女兒在高中預備畢業的一年中,結交了一群優秀的基督徒好友,幫助她建立自信和安全感。
終於,蘇珊從一名被欺凌的受害者,成功地蛻變為一名充滿生命力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