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為不少家庭帶來了更多壓力,尤其當家長不得不在家工作、而孩子又不得不在家學習的時候。在這時期,作為父母的要記住,如果我們不小心處理壓力,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在「受壓家庭的出路」的上半部分中,Kara Powell 博士詳細介紹了父母的壓力與孩子的壓力之間的聯繫。

(本文刊登於活現家庭雜誌2011年5月第2期)

作者:Kara Powell 博士

你上一次感覺生活毫無壓力是甚麼時候呢 ?

你可曾有過這樣的日子 ?

你的孩子又怎樣 ?他們有否經歷過毫無壓力的日子 ?

答案可能令你驚訝,你的孩子很可能承受着比你想像更大的壓力,而它的來源部份是來自你本人。

最近發表的「2010美國的壓力報告」,經過調查超過二千名成人及一千名年齡介乎八至十七歲青少年,它得出的結論好壞參半,壞消息是:父母承受的壓力不知不覺間在影響下一代,但好消息是:只要稍作調整,家也可以成為壓力的避難所。

父母的壓力如何影響孩子呢 ?

跟據美國心理學會有關「美國的壓力報告」的調查,發現父母並不是孤島,我們的壓力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家人,這個調查最有趣的包括以下幾點(也是令我深刻體會的):1 

. 八至十七歲受訪兒童中,有三份一相信他們的父母在過去一個月內為着某些事情曾「經常」或「時常」憂慮和感到壓力。

. 在十個小孩中有四個表示當父母焦慮時,他們會感到傷心。

. 三份一的兒童 (百份之三十四) 表示當父母呼喝他們時,他們便知道父母是備受壓力。其他讓兒童發覺父母有壓力的徵狀包括與別人不和、  投訴孩子的問題以及缺乏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 接近三份一受訪年齡介乎八至十七歲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個月,曾遇到因壓力而產生的健康問題,如睡眠失調、頭痛及胃痛等。

這些發現固然使人感到困惑,令我感到更不安的是:報告發現大部份做父母的並不知道孩子受壓的情況。根據這報告:「五個兒童中便有一個十分擔心自己的生活情況,而父母中卻只有一小部份 (百分之八) 意識到子女正在承受着壓力 (在一至十等級中之八、九或十級) 。 」2

壓力會令人出現倦怠的情況。 有研究指出,倦怠的父母會產生倦怠的子女,父母在工作上感覺倦怠、精力耗盡,很有可能他們的青少年子女會在學業上也感到倦怠。3

兒童怎樣對壓力作出反應 ?

無論孩童的壓力是來自父母或其他源頭,他們的反應大慨是滿不在乎 / 不知所措 / 無所適從,不論是少年(八至十二歲)或青年(十三至十七歲),當他們為一些事情擔心的時候,他們的反應通常都是靜態性的。

. 百分之三十六的少年及百分之六十六的青年聽音樂

. 百分之五十六的少年及百分之四十一的青年會玩遊戲機

. 百分之三十四的少年及百分之三十的青年看電視4

當然,亦有人會用更差的方法去面對壓力。 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指出了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差不多五名小童便有一名是過重的),我們要留心引導孩子選擇一些較健康的方法來面對壓力。5

反思:

1) 「美國的壓力報告」中,那一項發現令你最為驚訝呢?

2) 在一至十的等級內(十是「壓力最大」),你的壓力在哪等級呢?

3) 用同一指標,你孩子的壓力又在何等級呢?從研究報告中顯示父母通常都對孩子所受的壓力毫不知情,根據這項發現,你會否調整你的答案呢?

建議資料:

The Three Big Questions for a Frantic Family: A Leadership Fable About Restoring Sanity To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ization In Your Life, Patrick Lencioni

Adrenaline and Stress, Archibald Hart

Silence and Solitude (Fuller Youth Institute)

Activating and Resting (Fuller Youth Institute)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Stress in America Report”, https://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stress/2010/key-findings 

2.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Stress in America Report”

3. As reported by Tara Parker-Pope, Burned out? So Are Your Kids, NY Times January 27, 2010.  Burnout in this study is defined as “feeling exhausted and overwhelmed by work and school demands, feelings of cynicism about job and school work or feeling inadequate and powerless.” 

4.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Stress in America Report”

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ldhoo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http://www.cdc.gov/obesity/childhood/index.html.

©2011 Fuller Youth Institute 福樂青少年研究

本文蒙福樂青少年研究所允准轉載

作者介紹:Kara Powell 博士是福樂青少年研究所的行政主任及福樂神學院的教授。

儘管這篇文章寫於2011年,但它許多的觀點在當今疫情中與我們息息相關。以上文章中提到的統計數據,如何與您家庭當前的壓力水平比較?在「受壓家庭的出路」的下半部分中,Kara Powell 博士將就父母如何積極幫助孩子更有效應對壓力提出建議。


活現是一個關注家庭和青年人的機構,幫助他們以基督徒的價值觀融入每天的生活裡。版權為福樂青少年研究所所有,蒙福樂青少年研究所允准轉載,不能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