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當兒子小的時候,有一段日子我不知道該如何與他建立父子的關係。有時看得太重,有時看得太輕。看得太重會執著,便多有苦惱而沒有喜樂,生命變成為沉重的包袱,失去了平衡;看得太輕就變得沒有承擔。兒子是個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如何溝通是一個挑戰。很多時候會變成強烈溝通, 即「吵架」。

從失敗的經歷,我終於覺醒了,通過尋夢活動、積極聆聽,來和他建立關係、建立人生的方向和價值觀……。他喜歡飛機和攝影,很多時候我們在洛杉磯機場(LAX)附近一起度過幾個小時,等待A380的降落;有一次我們更足足待了16個小時,睡在街上等待歷史時刻的來臨,就是太空梭退役返回LAX;多次午夜在漆黑的山頂拍攝星空的照片;開車4小時,等待了8小時,見證歷史悠久的酒店,在爆炸和群眾的倒數聲中倒下來的畫面……。通過許多尋夢探險之旅,建立了我和他生命史上特有的里程碑,而獨特的經驗也培養了我們的關係和溝通。現在,我們不時聊天,都會提到這些難忘的回憶。我們學會:
(兒子)奔跑在人生前半段最美的不是夢想,而是和你一起追夢的人;
(父親)漫步在人生後半段最美的不是經歷,而是和你一起回憶的人。

給我兒子的信:
當我說我是你父親時,我並不是在叫嚷著「我是無可指責的」
而是在低聲的說「我曾經迷失過」,回望是你在幫助我學習如何做一個父親
當我說我是你父親時,我並不是覺得比你高一等
而是了解我曾經蹣跚而行,你我都需要一位生命中的嚮導
當我說我是你父親時,我並不是在顯露自己的強
而是在體會自己的軟弱,並禱告尋求繼續前行的力量
當我說我是你父親時,我並不是在吹噓我的成功
而是承認我曾失敗,並且感謝你接受我是誰
當我說我是你父親時,我並不是在評價你
因為我沒有那樣的權柄,我只知道你是被愛著的
感恩每天我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父親,你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兒子……
活現是一個501(c)(3)非牟利機構,自2003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詢。